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

    “读 史明智、振兴中华”是这次上海书展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展板配有的一组标题,非常醒目。在这块暗红色的展板上展出了 与之相关的一些图书,首当其冲的便是《广岛的毁灭》,随后有《最漫长的抵抗:从日方史料解读东北抗战十四年》、《悲愤琉球》等七本书籍,这面展板最后的则 是《重读甲午:中日国运大对决》。这些最近两年内出版的“历史作品”,如同砖块一样嵌入了这面给人视觉冲击的展壁。

    平心而论,这些 作品很难与标题产生直接的联系,在过去的70年或120年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痛和苦难经验不是属于一个国家的,而是全人类的。被欺辱的历史固然能产生 “奋起反击”的动力,但因恨意而产生的力量中却未必能诞生出善良的正义;一次次自揭伤疤,除了阵阵刺痛,未必能助长出健康的新鲜肌肤。何况,“广岛的毁 灭”所暗示的某种复仇的快感,却不能治愈我们久久的心伤。

    在这次书展上,主办方请来了重量级的诺奖得主V .S.奈保尔,尽管这位 文学巨擘老态龙钟,但他对故国印度素来怀有的“嫉恶如己”的深邃内省,却值得我们更深入的思考。相比“嫉恶如仇”的愤怒情绪,面对同样有着殖民地经历的印 度,用《大河湾》、《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等作品“以文代史”的奈保尔并未将所有的原罪推卸在曾经的殖民者身上,而是以一种更内敛、包容的心态将过往的 苦难和灾厄融入到自身的命运。拼命抛弃如影随形的悲惨记忆,不能消磨身体的伤痕,唯有将其视作自身生命史的一部分,才能重获走出阴影后蔑视过往磨难的骄 傲。当然,今天只能坐在轮椅上由妻子传声的奈保尔已经说不出这样的话了。

    二

    虽然“读史”与“明智”之间不存 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但这并不妨害“著史”事业的繁荣。最新的《史记》点校本在中华书局的站台前引了不少观者驻足,只是少知音。商务印书馆重刊了葛剑雄先生 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上海人民出版社重印了李学勤先生的《东周与秦代文明》,这两部作品发轫于上世纪之末,又获新刊,一方面证明这些作 品经久不衰的学术价值和市场影响,可另一方面又折射出当下优秀学术作品殊难涌现,新作不兴,徘徊不前的现状。上海社科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海报上最醒目之处赫 然列着《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法]白吉尔著,王菊、赵念国译,上海社科出版社2014年8月版,39.80元),问柜台的志愿者索问翻看,却是 2005年旧译法国学者白吉尔著作的再版,可寻遍展台,也徒然剩下旧版有售,新版除海报之外也无得而觅之。由此可见,翻译作品的现状并不比原创作品纷然。

    历 史除了是过往的记录,还是民族情感的源泉,这一点无需证明。大量以“国史”、“国学”为名作品的繁荣可资证明。旧作重印之外,倒有朱大可的《华夏上古神 系》(东方出版社2014年6月版,98.00元)博人眼球,借着对故国古史探究热潮春风,这本自称集二十年精华的作品,似乎代表了民间历史研究的相当高 度。展柜中这上下两卷巨著都整套塑封,以供观瞻。笔者还想寻觅去年另一本据说同样充满妙想的《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郭静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10月版,148.00元),未得一见,看来众口铄金。

    此外,倒是见到了中华书局新出的署名摩罗作品的《国王的起源:关于社会组 织与政治权力的人类学思考》(中华书局2014年5月版,29.00元)和《性爱的起源:关于性爱观念与精神文化的人类学思考》(中华书局2013年11 月版,24.00元)两书。这位当年名噪的作者似乎依旧保持了对社科主题的朴素认识与浪漫想象。但值得欣慰的是,某位如日中天先生同样散发这蔓芜气息的 “中华史”系列并未出现在此次书展上。

    三

    参展的台版书籍虽无甚出彩,倒也立足一方。联经出版的“台湾研究丛 刊”未全部到齐,但其中《台湾土著文化研究》、《台湾早期历史研究》、《头家娘:台湾中小企业“头家娘”的经济活动》(高承恕著,联经出版社1999年 版)、《茶、糖、樟脑与台湾社会经济变迁》(林满红著,联经出版公司1997年版)这些著作,光从题目来看,并不以博大取胜,只是就物论事,也能以小见 大,可得片羽吉光。

    另有台湾“中央大学”出版的蔡静芬《“旧”娘?“新”娘?马来西亚砂捞越州客家社群的婚姻仪式及女性》、“国立 交通大学”出版简美玲的《清水江边与小村寨的非常对话》、“国立清华大学”出版方真真著/译的《华人与吕宋贸易》或者可以代表台湾高校学术出版的一般旨 趣。这些作品虽与台湾僻居一隅有关,但这一状况又使得宝岛学者不必并力宏大主题,专注于些微,反而从独特的维度折射了区域与更大体系之间的联系。颇可为大 陆学者及出版方所借鉴。

    台湾出版业除了“高大上”的学术品牌,也不乏一些有趣作品。跨文化研究与玩世不恭结合起来,就有了《浪荡子 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一九三〇年代上海、东京及巴黎的浪荡子、漫游者与翻译者》(彭小妍著,联经出版公司2012年2月版),联经出品的这本著作,不光以 标题噱头引人,也是内涵和底蕴也颇为丰富。获得过台湾“第37届金鼎奖最佳非文学图书奖”。“国立交通大学”的《另眼看御宅:跨媒体传播下的日本文化剪 影》(交大通识教育中心编著,交大出版社2014年版)则是另一本趣味适中的小书。当大陆的学术作品尚在一意启蒙、公民之时,海峡对岸却反诸社会文化的细 末,围绕“A C G、御宅、日剧、动漫、推理小说、轻小说、百合文化、A K B 48”等诸多当下的流行文化,不图卓越,但求从日常关怀中觅得一丝洞 见,对内地的学人当有启发。

    四

    总体来看,此次书展的比之前数届更为热闹,组织、活动也更为成熟,然此硬件上 的进步,尚不足替代真正的作品这些软件上的更新。“读史明智、振兴中华”固然是一美好愿望,要实现起来,一边是要扎实的学术研究,使人有“良史”可读,另 一边则更要有理性的思维,不盲目、不跟风、不愤然,保持平和健康的心态。心怀理想,脚踏实地,与其将“振兴”挂在嘴上,不如向本次书展上,复旦出版的一套 “博学译丛”中的若干本著作学习:《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理性的胜利———基督教与西方文明》、《社会简史:现代世界的诞生》。

    归 根到底,文史知识只是我们认识人类的媒介与素材,应有良知、理性作为先期的训练和教导,才能驾驭这些种种,不至沦为文献的附庸,教条的奴隶,极端思想的出 气筒。联想到最近几日某位《英国史》译者被人纠出诸多硬伤,以至于史书本身从智识的利器变为钝器。我们或许应该把“读史明智”一词反过来使用才对,“明 智”然后“读史”,“振兴中华”而可期也。

日期:[2014年8月17日]  版次:[GB12]  版名:[上海书展]  稿源:[南方都市报]

http://epaper.oeeee.com/C/html/2014-08/17/content_2147248.htm

话题:



0

推荐

张经纬

张经纬

3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简介:张经纬(1982~),人类学者,上海博物馆馆员,主要研究人类学、民族史、当代民族问题,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新社会趋势。译有《石器时代经济学》、《伊隆戈人的猎头》、《远逝的天堂》、《二十世纪的四种神话理论》等多部人类学作品。文字散见于《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等刊物。

文章